苏轼另外一首中秋名篇,开篇就写透人生,将悲凉之情抒发到了极致
财界研究者
2025-01-11 23:01:51
0

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是北宋豪放词宗苏轼的一首“中秋词”,这首词的风格豪迈洒脱、情感真挚、意蕴深远,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。

苏轼在该词之中,借着酒意,肆意挥洒自己的才情,一面抒发胸中失意的苦闷,一面倾诉自己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,其夸张的文学想象力与细腻真挚的情感,令人拍案叫绝。

不过,苏轼虽为“豪放词宗”,生平创作的填词,其实并不局限于豪放一派,他在写豪放词的同时,也留下了许多深情、婉约的杰作。

比如苏轼有一首《西江月·世事一场大梦》,和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同为“中秋词”,当中又同样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,可是前者的基调却显得极为伤感、婉约。

《西江月·世事一场大梦》赏析

《西江月·世事一场大梦》——北宋·苏轼

世事一场大梦,人生几度秋凉?夜来风叶已鸣廊,看取眉头鬓上。

酒贱常愁客少,月明多被云妨。中秋谁与共孤光,把盏凄然北望。

首词的大意是说:人生在世上,遇到的所有事都好像是大梦一场。梦醒之时,现实的世界又来到了微凉的秋天。

秋天,人的一生中,又能经历几个这样的秋天呢?长夜难眠,耳边传来回廊上秋风卷落叶的沙沙声。揽镜自照,惊觉眉毛和鬓发,都已被岁月染白了。

谪居之地的酒价虽然很便宜,但是苦于没有宾客能共饮。此时明月正当空,却又时常被乌云遮蔽。

这个中秋之夜,谁能与我共度这孤独的光景呢?等待了很久,也没有人来赴约。只能举起酒杯,凄凉地望向北方。

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庄子在其同名著作中提出了“人生如梦”的著名观点,认为人生所经历的一切,可能都只是虚幻的梦境。等到梦醒之后,一切都将化为乌有。

苏轼八岁以前,曾拜眉山的道士为师,因此他很早就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,有了“人生如梦”的感慨。

这首《西江月·世事一场大梦》的创作时间,大约是元丰三年(公元1080年),当时苏轼正被贬谪在黄州。

在“乌台诗案”发生之前,苏轼因年少得志,且在文坛享有盛誉,对自己的人生抱有过高的期待。

苏轼当时创作了大量为民请命的诗歌,并怀揣着杜甫“致君尧舜上”的政治理想,积极地参与国家事务。

因为苏轼天真地以为,自己正身处于一个圣人当道的时代,只要敢于挺身而出,为老百姓发声,就能让问题得到解决。

然而苏轼做梦也想不到,后来却有人利用这些诗歌大做文章,几乎将他置于死地。侥幸脱险后,苏轼深刻意识到,世事远比表面看起来复杂,自己的想象被彻底颠覆了。

正是由于中年以前,苏轼的仕途过于平坦,因此在遭受重创之后,他才开始悔恨自己醒悟太迟。

被贬到黄州的那一年,苏轼已经四十三岁,历经两段婚姻,膝下育有一子。在古代,人们的寿命相对较短,因此他这个年纪,已经“步入中老年之列”。

所以“人生几度秋凉”一语,既是苏轼对生命有限的深刻感慨,也是对自己“觉悟之迟”、“岁月虚度”的无尽惋惜。

一次幡然悔悟就花掉了大半生的时间,余生有限,已经没有更多的时间,可供苏轼用来累积更多的“教训”了。梦醒时分,苏轼的心境一片苍凉。

当初赴黄州之时,苏轼是孤身一人上路的,家眷们还要再待月余方能抵达。他被委任为黄州团练使,名义上有个官职,实际上朝廷已停了他的薪俸,还安排地方的县官监视他的生活。

在这样的情境之下,他自己就生出了“羞于见人”的心理,于是只能遂迁居到定惠寺,避开旁人异样的目光。因心中郁结难解,他常常夜不能寐,独自在禅房中枯坐到天明。

有一次,苏轼半夜睡不着在房间里发呆,偶然瞥见孤鸿的掠影,竟然把它当成了寺中的隐居高人。

不过苏轼发现那不过是一只失群的鸿雁,于是又将它比为同类,并借题发挥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《卜算子·黄州定慧院寓居作》。

后来到了中秋节,苏轼依旧夜半枯坐于禅房。当时周遭环境异常静谧,只有回廊上的风吹动树叶,发出窸窣声。

此情此景,更增了一番萧瑟之意。加上苏轼当时正对镜自照,见到自己的眉毛和头发都渐渐白了,心中五味杂陈。

失意的中年人,最害怕照镜子时看到白头发。因为这意味着他在事业失败的同时,身体也已经衰老了。

面对此情此景,苏轼选择了逃避。他决定不再沉溺于烦恼之中,于是就打算“借酒消愁”。然而,更加令他心寒的是,此时他的身边,竟然找不出一个相熟的朋友与之对酌。

或许苏轼曾与人相约共酌,却久候不至,直至乌云蔽月,空留满腹愁绪。无人相伴,他只能举杯遥敬北方,以寄孤苦之情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关于苏轼举酒遥望北方的对象,存在两种说法:

一说认为此词作于绍圣四年,苏轼在儋州任职时,因弟弟苏辙尚在京城,故他遥望北方,实为思念苏辙;

另一说则认为,此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的次年,彼时苏辙在江西任职,位于黄州西南,因此他遥望北方,实则是遥望京畿。

《苕溪渔隐丛话后集》中有评:“坡以谗言谪居黄州,郁郁不得志,凡赋诗缀词,必写其所怀,然一日不负朝廷,其怀君之心,末句可见矣。”

这段话是说,苏轼被贬之后一直很不开心,所以他填词时总爱把自己的心里话写进词作,借机表达对朝廷的忠诚。而《西江月·世事一场大梦》的末句,正是他这一行为的真实写照。

结语

“明月千里寄相思”,但是《西江月·世事一场大梦》中所寄托的却不是普通的相思之情,而是作者被贬谪之后内心的无尽愁绪。

苏轼借《西江月·世事一场大梦》表达了对自己前半生天真行事的懊悔,以及对时光易逝、人生易老的深深感慨。

身处异乡的黄州,苏轼倍感孤独与凄凉,渴望能有知己相伴对饮。然而,“戴罪之身”难以获得当地官员与士人的亲近。

打破此困境的唯一途径,或许唯有朝廷的信任与谅解。于是,苏轼举起酒杯,凄凉地望向北方的天空——那里,是京城与“圣明天子”的所在。

词首句“世事一场大梦”,仿佛是苏轼已经懂得了“人生如梦”的真谛。然而当我们读至词末,却发现他似乎并未能真正地从这一场大梦之中醒来。

苏轼一生虽然深受佛道思想影响,但是骨子里仍深深烙印着儒家思想的痕迹。儒家强调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感,使得苏轼始终心怀对朝廷的忠诚与期待。

于是,这首《西江月·世事一场大梦》的思想,在兜兜转转间又重新回到了起点,犹如一场未醒的“庄周蝶梦”。

圆形的叙事结构,仿佛在诉说着苏轼已经接受了宿命的安排,根本走不出命运的樊笼。如此一来,词中的悲凉意味就更加浓郁了。

相关内容

正规股票配资实盘:高杠杆下...
正规股票配资实盘:高杠杆下的财富游戏,风险与机遇并存!元...
2025-03-29 23:50:31
苏轼另外一首中秋名篇,开篇...
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是北宋豪放词宗苏轼的一首“中秋词”,这首词...
2025-01-11 23:01:51

热门资讯

致敬“她”力量!金沙人大代表这... 微风渐暖,春意渐浓,第114个“三八”国际妇女节如期而至。为庆祝节日到来,连日来,人大金沙街道工委组...
去江西,吃不了辣,试试这5道不... 导读江西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,境内旅游景点非常丰富,有庐山,三清山,龙虎山,武功山;有仙女湖,鄱阳...
香港动漫电玩节首次来深办展,全... 南都讯 记者黄璐 今年中秋,次元破壁!9月3日,“2024首届大湾区动漫电玩节”在深圳举行新闻发布会...
海环转债下跌025%,转股溢价... (原标题:海环转债下跌0.25%,转股溢价率32.02%)3月13日,海环转债收盘下跌0.25%,报...
加大绿色信贷支持力度 近日,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财政部、生态环境部、金融监管总局和中国证监会印...
股指股票配资:高杠杆下的财富盛... 股指股票配资:高杠杆下的财富盛宴与风险深渊元描述: 股指股票配资,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投资...
恩比德已缺席11场真够格拿MV... 恩比德再一次避战约基奇令他遭到了大量嘲讽和质疑,在讲究故事性的MVP争夺战,恩比德必然会因为此事受到...
广东人拼命吃的早茶,为什么在北... “北京PK杭州,到底谁是当之无愧的美食荒漠第一名?”每隔一段时间,“美食荒漠”的提名比拼总会飙上热搜...
1998年开国元帅之子贺鹏飞,... 【1998年开国元帅之子贺鹏飞,走进港商办公室:你帮忙从乌克兰带回一件东西】那是一个世纪末的寒冬之日...
网络配资交易:风险与机遇并存的... 网络配资交易:风险与机遇并存的财富游戏元描述: 深入探讨网络配资交易的风险与机遇,揭秘其运...